3月1日是上海市第23个遗体(器官、角膜)捐献纪念日。为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博爱捐献理念,缅怀无私奉献的捐献者,由上海市红十字会、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上海市民政局联合主办,以“生命在奉献中延续”为主题的纪念缅怀月活动在沪拉开帷幕。

活动现场。上海市红十字会 供图
资料显示,早在1982年,上海就率先在全国开展了遗体捐献工作。2001年,上海颁布实施全国第一部有关“遗体捐献”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遗体捐献条例》正式实施,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上海市遗体捐献者纪念园、确立了“遗体捐献纪念日”、开设了“红十字遗体捐献网上纪念馆”等。
来自上海市红十字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底,上海遗体(角膜)捐献登记累计近7.3万人,累计捐献1.8万例。近些年来,每年的捐献已能满足医学院校教学科研需求。
2010年,上海作为全国11个首批试点省市之一,开始筹划器官捐献工作。2012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和上海市红十字会正式联合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2013年上海诞生了第一例器官捐献者,2022年突破1000例。
在社会各界共同支持关心下,截至目前,上海人体器官捐献登记人数13.4万人,累计实现人体器官捐献1269例,使3700余位器官衰竭患者重获新生,他们的无私奉献让生命绽放出新的光辉。
澎湃新闻首席记者 陈斯斯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蒋蓝新作《苏海鲸波》出版再度扣击从苏轼到东坡精神历程今
- 拍客丨家养的金鱼生病食欲不佳,主人喂面条改善伙食
- 002261,全A股第一名
- 肠道微生物会成为慢乙肝功能性治愈的新钥匙吗?
- 山东未来云谷项目园区展现新貌
- 2024年环县羊+产业种植规模突破100万亩产值达15亿元
- 最后两个月,报名即将截止
- 《科普法》修订:为新时代科普工作注入法治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