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铁忠:数智双擎+“八方核护”助力中国核电服务全球

卢铁忠:数智双擎+“八方核护”助力中国核电服务全球

知行看点 2025-03-07 热点资讯 107 次浏览 0个评论

卢铁忠:数智双擎+“八方核护”助力中国核电服务全球

中国网3月7日讯(记者 李明艳)在全球能源转型与AI算力革命双重大势驱动之下,中国核电正借助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技术创新与运维管理,进一步加速向安全清洁高效能源转型。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核电”)董事长卢铁忠在接受中国网专访时表示,中国核电从技术到服务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今后将逐步扩大海外市场规模,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方案。

在运机组WANO综合指数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卢铁忠指出,核电凭借能量密度高、运行稳定、低碳环保等天然优势,在应对资源约束和全球减碳趋势中占据独特地位。随着AI技术迅猛发展,核能与AI技术有望形成深度融合的双生关系,即核能为AI发展提供低碳稳定的“电力底座”,AI则为核电的安全与效率装上“智能引擎”,这必将为全球能源变革注入新动能。

在数字化转型实践中,中国核电已构建起智能化标杆:三门核电通过部署40余个数字化场景应用,成为全球首个核电“灯塔工厂”,机组效率提升1.5%,大修成本缩减近50%;中核武汉接入DeepSeek智能平台,数据分析与响应效率提升40%-50%。此外,中核自主研发的特种机器人更成为安全运维利器,反应堆换料机器人、水下检测机器人、无损检测机器人等高精尖设备,已全面替代人工进入高辐射环境作业,实现安全与效率双提升。

目前,中国三代核电技术已跻身全球前列,“华龙一号”百万千瓦机组、“玲珑一号”小型模块化堆、高温气冷堆及快堆等技术突破,标志着中国核电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中国核电的核心竞争力也得到了国际权威数据印证。卢铁忠介绍,在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的WANO综合指数评定中,中国核电25台在运机组中22台获得满分,平均分值达到99.13分,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八方核护”提供“中国范式”

技术突破催生服务革新。卢铁忠介绍,通过构建智能运维知识图谱,依托中国核电40多年积累的260堆年运营经验,中国核电推出全球首个覆盖核电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服务体系——“八方核护(I-Nuclear)”,将调试培训、智能大修、智慧运维等八大模块整合为标准化解决方案,实现从人员资质认证、设备维护到数字化管理的全链条技术赋能。

品牌涵盖核启筑基(i-Prepare)、核锋调试(i-Commission)、核稳护航(i-Support)、核力大修(i-Outage)、核护精修(i-Maintain)、核育专训(i-Train)、核技赋能(i-Tech)和核智互联(i-Informatization)八大模块。这不仅重新定义了“一站式核电技术服务”的新高度,更成为新质生产力在核能领域的标杆实践,为全球核电行业提供可复制的“中国范式”。

拓展国际市场大有可为

当前,全球AI算力井喷正催生新一轮核电需求,国际能源署署长法提赫·比罗尔近期表示,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制定了建设或扩大核能力的计划,预计到2025年全球核能发电量将达到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对此,卢铁忠充满信心地表示,中国核电一定可以依托技术竞争优势抓住这一轮机遇,在国际市场拓展中大展身手。据卢铁忠介绍,目前,中国已向巴基斯坦成功交付7台核电机组及多座研究堆,并与东南亚、中亚、非洲、中东及南美等30余国展开深度合作,其中5国项目进入最终磋商阶段,8国启动技术方案比选,多笔订单有望年内落地。

核能多用途利用前景广阔

当前,除电力供应外,中国核电正在探索核能综合利用新边界。卢铁忠表示,核能在供暖供气、海水淡化、同位素生产及未来制氢等领域潜力巨大,“目前多用途应用尚处起步阶段,但核电与绿色经济的契合性将打开万亿级市场空间。”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自知行看点,本文标题:《卢铁忠:数智双擎+“八方核护”助力中国核电服务全球》

百度分享代码,如果开启HTTPS请参考李洋个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