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日春风起,青龙潭里舞春龙。 3月1日(农历二月初二),天津市第六届舞龙大会暨京津冀春龙节民俗文化邀请展演在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举行。三地精彩纷呈的民俗展演,将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的春龙节舞龙传统展现得淋漓尽致,瞬间点燃了现场观众的热情。

活动现场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随着京津冀舞龙队的精彩表演,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天津市翔云舞龙队与河北省沧县龙凤特技舞狮团的精湛技艺和创新编排,掀起高潮。

除了舞龙表演外,河北省唐山市的俏夕阳舞蹈队带来了运用国家级非遗皮影戏改编而成的舞蹈《俏夕阳》;曾参加中央电视台《非遗里的中国》北京篇录制的国家级非遗抖空竹表演,将传统技巧与个人创意完美融合,展现出极高的艺术性和观赏性,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葛沽长乐老高跷作为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文武兼备、舞棒精湛著称,演员们表演惟妙惟肖,现场气氛火爆;南开民间艺术团的五虎杠箱表演,则以其独特的惊险情节和诙谐场面,展现了天津运河漕运文化的独特文化气息。

此外,天津体育学院龙狮队带来的舞狮表演巧妙地融入了现代舞蹈的韵律与创意,使得这一古老艺术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汉沽飞镲表演刚劲有力,体现了天津河海文化特色。南开区文化馆的天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宫前中幡,通过非遗进校园挖掘传习人,将这一传统民间艺术在天津师范大学种下非遗的文化种子,使这一京津冀地区的民间艺术得以创新型发展。
春龙节又称“龙抬头”“青龙节”或“春耕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其历史内涵渊源深远。据记载,春龙节的起源与古代天文学对星辰运行的认识有关。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组成的“苍龙七宿”会在东方天空升起,犹如龙抬头,预示着雨水增多、阳气生发,为农耕带来希望。因此,春龙节也成为了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重要产物,人们通过庆祝“龙抬头”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自古以来,春龙节就承载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剃龙头、吃龙麟、舞龙、祭龙等传统习俗,以表达对龙的崇拜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天津市舞龙大会是天津极具特色的民俗活动,2018年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五届。今年的活动由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南开区文化和旅游局、天津市水上公园管理处、津门老茶坊联合主办,南开区文化馆、水香洲文化艺术中心承办,汇聚了京津冀三地的民俗文化精英,通过丰富多彩的表演形式,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韩梅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30秒|男子被诈骗8万元不听劝重庆民警追款30公里挽回损失今
-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月25日辟谣榜发布
- 明天公布成绩,查分通道先收藏
- 松滋高铁站要来了!2月26日起松滋站更名为松滋西站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
- 秦洪看盘|动量资金加仓意愿强,助力A股构建强势格局今日头
- 反攻开始?莎拉开始反击,马科斯想赢全部选票,杜特尔特强援抵
- 鉴湖观察政企恳谈会,为啥要提杭州六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