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盘龙区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摆在突出位置,秉持“发展是第一要务、招商是第一要事、一流营商环境是第一竞争力”理念,围绕 “引企、兴企、护企、助企”持续发力。2024年,党政 “一把手” 带队赴省外招商8次,考察企业71家,签订合作协议7个,省内会见客商234次,促成项目落地9个。“7+N”产业链部门对接企业270余家,成功招引重点企业(项目)27个。同时,举办 “书记、区长营商记” 活动,吸引200余家企业参与,为60余家企业解决难题,通过楼宇平台促成20余家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深耕“书记区长营商记”品牌
发挥“头雁”引领
一是“走出去”引企入盘。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化身“楼小二”,以招商引资为主攻,发挥“一把手”作用,赴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围绕科技创新进行靶向招商,瞄准承接产业转移,达成合作共识,为发展蓄能。
二是“展作为”兴企驻盘。搭建政企对话平台,开展“盘龙高质量发展 聚势楼宇经济”论坛活动、盘龙区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家沙龙“专精特新”专场活动、以及“营在盘龙”营商推介暨服务企业“坐诊接诉”等多期“书记、区长营商记”活动,涵盖楼宇总部经济、夜经济、城市更新、数字经济发展等领域,助推更多优质项目、科技人才、创新资源汇聚盘龙,落地盘龙。
夯实要素保障
凝聚全员招商合力
一是完善“产业链”招商。印发《盘龙区关于开展产业链招商工作方案》,优化7个重点产业招商组,引导产业项目合理布局。各部门、街道协同推进招商全流程,2024年,盘龙抢抓新能源汽车销售机遇,搭建“汽车+商圈”场景,为小米、奇瑞、比亚迪海洋网等一批车企,从企业对接、选址、落地、开业提供全流程高效服务,加速汽车商贸业聚集。
二是落实“服务链”招商。践行一线工作法,密切联系企业,明确招商战略,优化服务流程。以“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为核心,收集企业诉求,快速响应,打破部门壁垒,满足企业注册、税务登记、社保缴纳等需求,形成“收集诉求、甄别登记、快速办理、结果反馈、评估监督”五个流程闭环管理。
全力打造平台建设
提升楼宇服务品质
一是线下全省首个提出“全区域楼宇园区化管理模式”。针对商圈楼宇集中、企业需求多样的状况,打造楼宇园区一体化服务中心,统一服务标准,建立“商务+政务+智慧楼宇+个性化”服务阵地,推动商务楼宇服务集中化、标准化,增强竞争力。
二是线上聚集数字赋能。上线“盘龙产业招商小管家”楼宇综合服务平台,创新“1+7+N”服务模式,以一张产业地图、串联七大功能、集合N种服务,解决招商引资信息匹配难、沟通渠道堵、数据更新慢等难题;以技术平台推进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建设,实现招商引资、楼宇服务数据化、智慧化、场景化。
推进内培外引
锻造专业招商队伍
一是搭建交流平台,培育内部招商力量。成立7个重点产业链招商组,每年选派两批驻企锻炼干部,为招商工作注入活力。
二是发挥辖区资源优势。搭建平台载体,深化校院企地协同合作,建立50余个合作对子。
三是探索人才招引新路径。组织11家院企事业单位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重点高校组团招才,与上海相关单位对接协作,建立“双招双引”工作站和实训基地。
四是拓展“朋友圈”招商。发挥企业招商积极性,组建招商精英联盟,举办企业座谈会,鼓励企业利用自身商业网络和人脉资源,宣传盘龙投资环境和发展机遇,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盘龙。
盘龙区将努力构建高水平招商引资新模式,推动招商引资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创新高地”转变,注重招商引资的可持续性,根据辖区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高质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盘龙区融媒体中心 供稿)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E法黔行|都匀市公安局:撬动公安宣传新引擎,打造全民普法新高
- 施军平教授领衔中国大陆首个脂肪肝肝活检RCT研究(VENS研究),
- 博野县教体局:棋聚一堂,智慧交锋
- 俄侦委会就俄驻马赛总领馆遇袭事件提起刑事诉讼
- 湖南省司法厅解读《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实施方案》今
- 电视剧《猎狼刀》在甘肃卫视、宁夏卫视首轮上星开播
- 2024年环县羊+产业种植规模突破100万亩产值达15亿元
- 女乔丹出山!苗立杰加入中国女篮教练组:宫鲁鸣推动新老交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