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小江(1951-2025),江西,学者(陕西师范大学妇女研究中心/图)
学者李小江的“觉醒”不是因为社会变革,也不是因为她读了足够多的书,而是因为她是一个女人。1977年她生了一个孩子,母亲说,这下你所有的伟大理想都完蛋了。妻子和母亲的责任压得她喘不上气,她因此困惑,进而愤怒:谁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但为什么有家庭的女人追求事业,需要承受道德的谴责?
李小江出生于1951年,祖母一代的女性几乎都是裹小脚的文盲,到母亲这一代忽然被“赶”上工作岗位,成了口号中能顶半边天的妇女。
1982年,李小江到郑州大学中文系任教,开设妇女文学课,1984年,她又在《马克思主义研究》上发表了一万七千字的长文《人类进步与思想解放》。她提出“阶级解放不等于妇女解放”、“妇女的进步和社会制度的变化不完全同步”,这样先锋的观点招来了不少非议,以至于很多人说李小江搞性别战线,是资产阶级女权主义的代言人。“说我是美国留学回来的,但其实我那时根本没有出过国。”1986年,李小江主编了中国第一套妇女学奠基作《妇女研究丛书》,1992年她又主持了“中国妇女口述史”项目。在《走向女人》一书的结语中,她说:“从20世纪开始,女人终于走向了成为‘人’的路程,尽管只是刚刚开始,但时代赋予了她这样独特的机会……追根究底,我们追求的不过是同样作为‘人’的权力与生活。”
在李小江看来,妇女史的开拓与精进,最需要的是可信且可以传承的史料。在这样的理念之下,她在陕西师范大学女性研究中心创办了中国第一座综合性妇女文化博物馆。博物馆里没有名人遗物,只有普通女性留下的普通物件:一件嫁衣、一双鞋或者一纸书信。史书上不会有她们的位置,但是在李小江的记录中,她们真实地、有血有肉地存在过。
2007年,李小江被查出患有乳腺癌,做完手术,她出版了随笔集《家国女人》。在结尾处,她写道:“像回流的深潭,在无垠的心海自由徜徉,用生命故事,将那欲跌未倒的身躯铸造成一尊奔跑的雕像。”
从大连大学性别研究中心退休后,李小江搬到了辽宁庄河,独居,几乎不与人往来。1977年初为人母时的困惑,她早已有了答案。2023年7月,李小江癌症复发。癌细胞已经发生骨转移,她一边吃靶向药,一边继续工作。2025年2月12日,李小江去世,享年74岁。
南方人物周刊特约撰稿 吉普赛
责编 杨静茹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把AI当成犯罪军师?这脑回路大写的服!|呵呵新闻
- 150亿还是170亿?AI大模型预测《哪吒2》全球最终票房|科技圆桌
-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认真做好新学期开学工作
- 博野县教体局:棋聚一堂,智慧交锋
- 【后续】路边停车收费标准来了,长泰人须知!!
- 长泰这些路段,路边停车,开始收费!
- 机器人来了,约不?
- 西安多个地铁站拟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