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郭宸
无人机产业高速发展,带来的安全隐患也日益凸显,成为低空经济发展的一大阻碍。
如何有效规范无人机安全管理?3月9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专职总师、首席技术专家单晓明向记者分享了她的“解题良方”。
“只有安全管得住,低空才能放得开。”单晓明表示,低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低空安全的保障。当前,低空安全管理面临着无人机人为因素事故比例居高不下、无人机身份认证系统不完备、监管与责任追究措施不完善等挑战,需要通过系统性管理体系的完善,提升低空安全水平。
“实现无人机全生命周期可追溯管理,能够大大提升无人机监管与责任追究的便利性和准确性,为制止‘非法改装’和‘黑飞’等行为提供了手段。”单晓明认为,为无人机零部件建立“身份管理系统”,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单晓明建议,在生产端,建立无人机核心零部件全国统一编码标识;在流通端,按注册编码进行生产、维修、销售、使用等市场流通监管,未编码产品禁止上机或上市销售;在监管端,建立“无人机编码-遥控器编码-操控员认证-飞行计划”联动平台,精准识别操作员信息,从严管理操作员行为。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详讯: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通电话
- 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仅699岁?这么离谱的谣言咋来的?
- 降级!天津最新预警!
- 能不能买到要看运气?老铺黄金最高涨价12%
- 看图学习·奋进的春天丨积极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总书记这样论三农
- 极目政情退休近4年,60后张奇被查
- 一工厂突发火灾,造成3人死亡!
- 朱拉尼路走窄了,碰中方红线!中方亮明态度,朱拉尼最想要的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