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声在线记者 赖泳源
“近年来,大量非本土鱼类被放入自然水域,因不适应野外环境,不仅造成鱼类死亡,更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公共卫生构成威胁。”3月4日,全国人大代表圣辉接受记者采访时建言,规范引导民间放生活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近年来,在十年禁渔相关政策措施推动下,长江水生生物资源总体呈现恢复向好态势,长江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在调研走访中,圣辉发现长江流域一些非法放生活动严重影响了本土物种的生存,比如大量水生动物被一次性放入自然水域,如果超出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可能会造成局部水域水质恶化。
圣辉建言,进一步制定和完善民间放生活动的法律法规和相关制度。明确规定放生活动的合法范围,包括可以放生哪些物种、放生的数量、放生地点等等。建立民间放生活动的线上审批制度,要求民间团体组织开展放生活动前,要向审批部门提交详细放生计划,经主管单位评估和审批通过后方可进行。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对违反规定的放生行为,制订相应的处罚措施。
圣辉还建言,由公益组织和主管部门等多方共建公益放流站,引导公众在指定的公益放流站进行放生活动。开展关于规范放生的宣传教育活动,向民众普及正确的生态保护知识。引导并鼓励公众参与珍稀濒危及土著鱼类放流活动,将民间保护生态的热情转化为科学保护的行动,运用民间力量帮助恢复水生生物多样性,助力生态文明建设。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超越D10?和成都嘉佰道当邻居,新希望地产接手主城超200米双塔
- CancerRes丨南方科技大学刘利平广州医科大学晏光荣合作研究阐
- 第41次南极考察丨中国首次在南极冰盖基于已有钻孔开展测井作业
- 降级!天津最新预警!
- 中国男性平均寿命仅699岁?这么离谱的谣言咋来的?
- 突发火情!南京江宁发布通报
- 涨了!国家助学金额度提高,覆盖面更广
- 南京师范大学一副院长被举报出轨女博士,校方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