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青岛3月6日电(胡耀杰 王禹)记者6日从中国海洋大学获悉,该校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薛长湖院士团队在细胞农业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成果以“利用可食性多孔微载体大规模生产肌肉和脂肪细胞微组织,用于3D打印培育鱼肉”为题,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
随着全球人口增长和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剧,细胞农业作为可持续的食品生产方式逐渐成为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细胞农业通过细胞培育技术生产肉类,能够减少传统畜牧业和渔业对环境的影响,提高食品安全性。
当前,传统水产养殖业对海洋资源消耗大,而实验室培育的“人造肉”又面临细胞难以大规模高效培养、口感差的难题。如何实现细胞的大规模扩增和对天然鱼肉质构和营养特征的精确模拟是细胞培育鱼肉产业化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
该研究团队创造性开发了基于可食性大孔微载体(EPMs)的细胞大体系培养技术。这种微载体类似一种可食用、多孔的“细胞小房子”,能让大黄鱼肌卫星细胞(SCs)和脂肪干细胞(ASCs)在里面快速繁殖,可以大幅度提高细胞的数量和质量,最后用3D打印技术把这些含有细胞的微组织根据一定的程序制作成一块块可食用的鱼肉。
其中,研究团队利用EPMs构建了干细胞梯度培养放大技术,SCs和ASCs在EPMs上的细胞数量分别增加了499倍和461倍,该技术为细胞农业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支撑。
此外,研究团队将成熟的细胞微组织整合到生物墨水中,运用3D打印制备了具有类似天然鱼肉感官特性的培育鱼肉,该样品实现了肌肉和脂肪细胞的均匀分布,并模拟了天然鱼肉的质地和营养成分。
据介绍,该研究克服了细胞培育鱼肉细胞高效扩大培养和食品组织化技术领域的瓶颈,为可持续生产培育鱼肉、强化“未来食品”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完)
- 随机文章
- 热门文章
- 热评文章
- 《2024成都咖啡行业调查报告》发布:90后是咖啡消费主力军今
- 吉祥航空回应发放过期坚果事件:开展调查并视结果问责今日头
- 冯德莱恩说乌克兰有可能在2030年前加入欧盟
- 688256,又刷屏!
- 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精准施策确保新学期开好局、起好步今
- 漳州高新区春风行动靖圆专场招聘会:家门口的就业盛宴!今
- 下月起,龙海这段路禁行大货车!
- 开年首次下调→